形态描述
体被毛少。头红黄色,被同色短毛;雄性复眼密被褐色短毛,雌性眼上部被少量短毛;雌性额具3条纵沟;颜中突很大。触角红黄色,第3节上缘凹,端部细,角圆;芒红黄色,羽毛褐黑色;中胸背板红黄色,毛金黄色;小盾片同背板,具卵形压平区,其上毛密,背板侧缘、后缘及小盾片侧缘具黑鬃;侧板上侧红黄色,下侧黑褐色,被金黄色毛和黑鬃。腹部第1节红黄色,毛同色;第2节红黄色,中央具小黑斑,两侧缘具黑斑;第3节仅前缘红黄色,其余部分黑色,雄性黄色向后扩展成1对小三角形侧斑,雌性侧斑不明显;第4节及其后黑色。足红黄色,腿节基部、胫节中部、跗节端部色暗;足毛黑色,短。翅透明,中部具明显的黑褐色斑,端部具褐色小斑。
大小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标本信息
共检查32号标本:
江苏(1920-1939.V.18,5个)、浙江(莫干山,1932.V.13-1937.VI.9,16个;天目山,1936. VII,3个,1947.IX.13,1个,1957.VI.18, 1个;舟山,1934.Vll.8-VIII,3个)、福建(农学院,1982.VI.14,1个;建阳黄坑坳头,720-950m,1960.IV.30,2个)。
本种为我国新记录种。
江苏(1920-1939.V.18,5个)、浙江(莫干山,1932.V.13-1937.VI.9,16个;天目山,1936. VII,3个,1947.IX.13,1个,1957.VI.18, 1个;舟山,1934.Vll.8-VIII,3个)、福建(农学院,1982.VI.14,1个;建阳黄坑坳头,720-950m,1960.IV.30,2个)。
本种为我国新记录种。